当前位置:首页 > 水与发展纵论 (WaterTalk)
WaterTalk第4期 推进区域环境跨介质污染协同治理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2020-06-28 22:18:32 访问量统计:

2020年4月25日上午,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第4期以网络会议形式举行。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郝吉明作了题为“区域环境跨介质污染与协同治理”的学术报告。国内外高校师生、水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约4000人在网络会议室或通过观看直播的方式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分布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等国家。

郝吉明院士指出,区域环境质量问题已成为改善民生的重大国家需求,不同尺度环境问题的交互影响和不同介质环境污染的复合作用是当前环境科学领域两大国际前沿问题。区域环境质量问题与气-水-土三个介质不可分割,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的核心是跨介质复合污染的协同控制。

郝吉明院士系统阐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对跨介质环境质量的影响。他指出,大气中的氮磷沉降会加重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燃煤过程中产生的汞沉降会对整个生态系统带来健康风险。在污水和污泥的处理过程中,释放的恶臭气体、生物气溶胶以及温室气体等多种污染物会对空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土壤中氮肥的过度施用及施用方法不当会导致氮肥以氨和氮氧化物的形式进入大气,不仅能够产生恶臭气味,同时还会引发温室效应。化肥施用和禽畜养殖是氨排放的重要来源,而氨排放与PM2.5污染和雾霾的形成之间有复杂的关系。另外,农业面源污染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

郝吉明院士强调,我国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介质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大,一些污染现象在全球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需要加大区域污染防控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为跨介质污染协同治理和整体解决提供支撑。同时,跨介质污染协同控制也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他提出要建设面向跨介质复合污染问题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解决区域环境跨介质污染与协同治理等重要环境问题输送高素质人才。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郝吉明作报告

郝吉明院士的报告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浓厚兴趣和积极讨论。来自美国麻省大学的孙玥同学就当前新冠疫情对我国环境政策的影响进行了提问。郝吉明院士首先对在美国的广大师生表达了慰问,并对该问题进行了阐释。他认为,虽然疫情减少了人类活动和污染物的排放,但仍然要坚持科学合理的环境管控政策。来自海南大学的杨飞教授就不同介质污染的重要性问题进行了提问。郝吉明院士认为,不同地区的污染问题具有地区差异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针对海南地区来说,固体介质的污染可能会更为急迫,但从区域环境质量的综合改善的目标来看,仍然要注重跨介质污染的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教授、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主任胡洪营主持了论坛。他指出,郝老师利用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系统地阐述了大气、水和土壤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强调了环境多介质协同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环境学科发展和环境治理实践指出了方向。报告视野宽阔、高瞻远瞩,非常具有思想性和启发性。胡洪营对承办和协办单位、知网在线教学平台的组织、保障工作表示了感谢。

参与本次论坛的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学生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受。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参会感想:

美国麻省大学博士生 孙玥

本期纵论有幸与郝老师连线请教,学生受益匪浅。老师有关于突发疫情对我国环境战略阶段性目标实施影响的分析,彰显了老师对于我国环境战略大局势的运筹把握。此次深切体会到了与大师互动之妙,尤其感染我的是郝老师对于我们留学生群体的关切。我相信在老师说到“要保重身体“时,全球各地克服时差观看直播的同学们都为之动容。纵论这个高层次平台,是留学生了解国内业界行情的黄金捷径。我们希望能汲取国外学识之精髓,结合国情回馈祖国,同时为搭建国内外的科研桥梁尽绵薄之力。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过程系统工程专业研究生 崔格瑞

非常荣幸能通过网络,收看到郝吉明院士“区域环境跨介质污染与协同治理”的在线讲座。疫情期间,我们工作和学习都受影响,能够有这样机会通过在线讲座了解祖国环境治理情况,对我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这次讲座,我了解到国内环境治理面临的一些问题。对于大气污染治理和固体废物处理对水的影响,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我本身学习能源方向相关知识,对于老师提到燃煤电厂的例子印象十分深刻。这也让我明白了在进行能源系统设计时,考虑环保的重要性。废气的排放重金属、有毒物质最终会通过各种介质,造成多方面的污染。在根源就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十分重要。最后,通过这次讲座,我也认识到污染治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我们各行各业一起努力,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中冶京诚公司专业总工 梁思懿

聆听郝老师“区域环境跨介质协同治理”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郝老师用科学的分析和详实的数据阐明了跨介质复合污染控制是区域环境质量控制的核心,也是今后环境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跨介质协同处置和系统化工程的理念同样适用于解决我国钢铁、化工等工业园区环境污染问题,助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绿色升级。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 唐可津

本次报告中,我了解到了不同相之间的污染是会相互渗透的,如水污染可以从流域中造成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可能以降水的形势形成水污染。不同污染之间可能转化,所以在治理污染时,需要多管齐下,做好监测和管理,也可以加大对跨介质污染协调治理的研究,通过减少或阻断污染转化的途径来稳定污染形式。作为环境学院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污染治理等环境知识,为改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胡星宝

今天有幸参与水与发展纵论,聆听了郝吉明院士关于区域跨介质污染与协同治理的报告。郝老师通过丰富的图表和数据,分别对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的介绍,以及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实例、关系和机制,阐述了跨介质复合污染成为区域环境质量控制核心的观点,最后还指出跨介质污染协同控制需要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总的来说,郝老师提出的跨介质污染是我在学习研究过程中较少涉及的一个方面,让我拓宽了环境视角,延伸了思维深度。水土气三个环境介质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的,环境污染治理也必须有整体观。我们做环境研究必须时刻保持这种整体的思考方式,才能在环境领域有更进一步的建树。

北京工商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本科生 吴奕辰

很荣幸可以观看本次郝吉明院士关于“区域环境跨介质污染与协同治理”的讲座。郝院士介绍到十八大之后我们国家加大了环境治理的力度,对于环境来讲大气、水、土壤等不同介质是不可分割的。郝院士举出我国东部形成了大气-水-土壤污染复合连片的态势的例子,表明现今区域环境质量问题已成为改善民生的重大国家需求。同时针对同一类污染物,在大气-水-土壤三种介质中往往存在不同的污染形式,他们的处理方式也同样有所区别,需要对环境进行综合的评估。对此我想我们作为环境工程的学生现在已经不能只学习单方向的污染处理,更应该顺应国家形势,成为多方面的综合性人才。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博士生 陈迪慧

今天我在线观看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以网络会议形式举办“水与发展纵论”系列学术报告论坛的第4期,由郝吉明院主讲的区域环境跨介质污染与协同治理。郝院士的报告中从宏观的角度展示了区域的环境质量问题和治理需求,通过案例介绍了不同尺度的环境问题和不同介质中的环境问题的相互作用,让我清楚的认识到环境问题在不同介质中的相互影响,使我进一步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宏观上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报告,我了解到了微界面过程是研究跨介质环境污染的核心,认识到了环境污染以及治理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从报告中,我更认识到了环境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跨尺度研究的发展趋势,学习到了污染物浓度向污染物组分的进一步研究和小尺度观测大尺度研究手段的结合,使我对专业的学习和进一步的研究充满了动力。

   兰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生 刘倩倩

郝院士从区域环境质量问题与治理需求、大气污染与水和土壤环境质量、水污染与大气和土壤环境质量、土壤与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跨介质污染协同治理科技需求五个方面对区域环境跨介质污染与协同治理进行了讲解。区域环境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改善民生的重大国家需求,而区域环境质量变化与调控是国际重大科学前沿,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是十分紧迫的问题。但区域环境治理不能只针对某种介质进行处理,不同介质之间污染物互相传递的问题也十分严重,针对污染物跨介质分配的问题需要从对污染物、多介质的角度进行综合性考虑与治理。目前,跨介质环境污染是国际上最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最受关注的跨介质复合污染问题有:氮的环境行为与转化、持久性污染物的迁移规律与无害化、颗粒形成机制与界面理化过程、区域复合污染的健康和生态效应、区域环境物质/能量转化与调控原理等。我国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介质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全球居首,不少污染现象在全球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跨介质污染协同控制孕育重大科学突破。

西藏大学环境科学班本科生 德吉古萨

感谢老师给我们介绍这么一个平台能近距离听到郝吉明院士对区域环境跨介质污染与协同治理的讲解,教授从多方面介绍了区域污染,而且从郝院士的讲解下了解到区域污染中南北双方地区等的对比来说大气污染的控制的方法等。感谢郝院士抽出时间来给我们这些大学生感谢。

西藏大学环境科学班本科生 孙源龙

很荣幸能利用网络听到郝吉明院士的报告,郝院士的报告中,从区域环境质量问题与治理需求,大气污染与水、土壤环境质量,水污染与大气、土壤环境质量,土壤污染与大气、水环境质量,跨介质污染协同治理需求五方面进行讲解,同时指出了当下环境治理过程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最后指明了我国未来生态环境体制改革前进的方向。通过郝院士的报告,我本人受益匪浅,深切感受到保护环境,做好生态保护的重大意义,深切感受到我国环境领域科学家对我国环境保护做出的巨大贡献,使我们意识到,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image.png

海外师生线上参会

image.png

国内师生线上参会


本次论坛由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等单位承办,并得到北京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藏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的大力支持!

“水与发展纵论”是以网络会议形式举办的公益性学术报告论坛,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探讨水与社会经济发展、水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平台,为促进环境学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论坛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学习的研究生、本科生,提供聆听资深专家报告、和专家进行交流的机会,以开阔视野、激发思考,充实生活。


通讯:王灿、陈卓

技术:巫寅虎、王文龙、徐傲、贾文杰、王琦

编辑:杨春丽


上一篇:WaterTalk第3期 城市水循环与水系统的再认识 下一篇:WaterTalk第5期 促进自然与社会水循环耦合,实现水质水生态协...